【案例背景】
当下,商品房小区中,往往同住一个社区,人与人之间交流很少,但以孩子为纽带和话题,却更容易结交到朋友。为此,深受大人小孩欢迎的亲子活动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社区,不仅能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帮助孩子成长,也能有效增加家庭间的沟通,搭建和睦邻里关系,构建和谐社区。
愉景华庭共有楼组49个,居民1635户,4416人,社区内的小型儿童游乐场就有3处。为了把社区孩子、年轻爸妈转化成社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以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目标,愉景华庭居委会自2016年起着手打造 “愉妈萌宝”俱乐部,以亲子家庭为抓手,明确一个思路,推进一个机制,塑造一个品牌,为和谐社区的建设搭建良性发展的平台,让愉快祥和的氛围,成为社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主要做法】
一、 凝聚亲子力量,明确一个思路
和其他新型社区一样,愉景华庭也曾面临人际交流少,邻里关系淡漠等问题。最初,居委会在万里街道的支持下,凭借居民区内有教师,特别是外籍教师的优势,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微型亲子课堂,专业教师的加入让家长们看到了在社区开展亲子活动的优势。有了良好的开端,2015年,居民区里的10位年轻妈妈们再自发组织起来,开展社区义卖活动,并用义卖所得的6000多元,购买80多套保暖御寒衣物,寄往云南贫困山区,在社区中反响较大。居委会意识到社区亲子家庭的力量,以及年轻父母眼界开阔、思路创新、热心社区事务的优势,通过与团队骨干的反复沟通,决定在小区成立“愉妈萌宝”俱乐部,由居委会提供活动场地,俱乐部负责开展面向小区亲子家庭的各类活动。
二、进行精细分组,推进一个机制
自“愉妈萌宝”俱乐部成立后,坚持居委“搭台”,成员“唱戏”,居委引导,广泛参与的原则。俱乐部主要由居委会和志愿者指导协助,社区年轻父母担任项目骨干力量,两方沟通协作、共同负责。实际运行中,居委会主要以宣传为主,负责提供和维护场地,协助策划等工作。项目的骨干成员则负责相关活动的策划组织。
俱乐部还形成了“一组一负责,一月一活动,一季一联席”的工作机制。即项目依据成员孩子年龄层次分成三个组,并各由1位骨干成员主要负责,保证每月最少开展1次活动,每一季度开展1次联席工作会议,总结经验,研究问题,策划下一场活动。
三、 深入社区事务,塑造一个品牌
近年来,“愉妈萌宝”俱乐部活动已从原本的绘本阅读,早教学习,讲座等延伸到相关的社区公益活动,如垃圾分类、结对敬老院看望老人以及各类公益活动等。今年7月,愉景华庭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携手,结合“愉妈萌宝”项目,开展“垃圾分类从小做起”系列主题活动。垃圾大分类环节,通过真人版“打地鼠”,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垃圾分类故事会中则通过绘本,给孩子们介绍了不同种类垃圾的区分以及垃圾堆放及其对环境的危害;知识问答环节融入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飞行棋形式,让整场活动高潮迭起。贯穿暑假的HABA公益活动让假期更精彩;每年六一儿童节的主题活动创意满满,为社区孩子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与辖区敬老院结对,带领孩子们定期看望老人,传承尊老爱老的中华优良传统等多场活动都获得了家长的一致点赞。
【实施效果】
一、由“小”到“大”,俱乐部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孩子成长年龄段的实际需求,俱乐部进行精细化分组,开展的活动针对性强、趣味性更足,推动了社区孩子全面成长,也让社区内越来越多的父母们牵起孩子的手,走出家门,主动融入整个社区中。目前,“愉妈萌宝”俱乐部的骨干成员已经从最初的10名扩充到30名左右,年均活动12次。
二、由“浅”入“深”,推动小区重点工作
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俱乐部每场活动以亲子为切入点,逐步扩展到社区自治,延伸出更丰富的意义和更深层次的内涵,带动了一批社区年轻父母积极投身到社区重点、热点工作中,并将影响力渗透辐射到各个家庭,推动社区治理的不断创新发展,展现了居民自治共治的旺盛生命力。
三、由“点”入“面”,合力激发社会正能量
随着 “愉妈萌宝”俱乐部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举办活动时,不乏其他社区的居民带着孩子前来观摩参加。通过一个项目,把群团、社会组织、多个社区等各方联动起来,形成合力,延长社区治理工作的手臂,实现了资源整合、协同服务,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社区逐步蜕变成一个祥和文明宜居的和谐家园。